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更多>>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
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班级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班级动态>>班级风采

梁祖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人物介绍:梁祖德学长——第一届素质班的成员,2007年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商专业。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作为一名志愿者,分在麻江县发改局。曾就职于东莞嘉荣超市有限公司,担任超市主管,现在跟赵俊涛一起工作。爱好打篮球和摄影,喜欢用钢笔写字。或许在外人眼里德哥是一个神秘的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和德哥有一个亲密的接触,下面就让我们去揭开德哥的神秘面纱吧!

 

肖晶晶:德哥,很荣幸今天能够采访你。转眼间素质班已经走过了一届至四届,如今第四届素质班的成员已经跋涉在两年培养路上。回顾往昔,德哥当初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加入素质班呢?

 

梁祖德:能加入素质班首先一点是因为大一、大二的时候宋老师就是我们班班主任,所以在他的感染下我选择加入了素质班,这或许跟别的人不一样。

 

陈勇琼:德哥刚才提到宋老师是你大一、大二时的班主任,像大学一般的班主任与高中的班主任不一样。高中的班主任跟学生在一起,而大学的班主任跟学生隔得很远。宋老师会不会跟其他的班主任不一样呢?

 

梁祖德:这个关键不在时间的长短,关键时每个星期晚点名的时候宋老师去都会跟我们讲一些鼓舞我们的话,而且当初他在筹划素质班的时候首先是在我们工商学院做的,所以作为他带的学生我们应该首先响应。更何况在大一的时候自己觉得过得一点都不充实,所以我想把自己以后的三年过得充实一点。

 

肖晶晶:那加入素质班以后德哥有没有什么改变呢?

 

梁祖德:改变就是生活过的更丰富、更充实了,以前在班里的时候我跟同学交流并不是很多,在素质班里面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自己过得更充实一点,课外活动更丰富一点,同时跟宋老师的接触就更加频繁了。

 

肖晶晶:德哥在素质班当时是担任什么呢?

 

梁祖德:我们当初没有任何部门,只分了四个小组,而且没有说谁是负责那几块的,只是说愿意去付出就去多参与,这跟你们后面几届是不一样的。

 

陈勇琼:刚才德哥提到了你在素质班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其中肯定会有些人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你能举个例子说说素质班那些人对你影响比较大吗?

 

梁祖德:我觉得影响大师相互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没有感觉到谁对我影响特别大。除了老师以外,在学生中没有找到一个对我影响特别大的。

 

肖晶晶:那宋老师对你哪方面影响比较大呢?比如说品格、人生规划等等。

 

梁祖德:大的方面我们就不用谈了,就谈小的方面吧。首先他推荐我们去听余世维的讲座,刚开始我们来大学的时候也是很盲目地去听一些讲座,听讲座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加入素质班以后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们相邀一起去听讲座,这也就形成了经常去听讲座的氛围吧。再者就是老宋的习惯感染了我,他是每天不管多晚睡觉都是六点钟起床,而且他很少睡午觉,对于他这一点的话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所以在他这种感染下,我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不管睡多少尽量向他靠齐,能少睡一点就少睡一点。我是很少贪睡的,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时间。

 

肖晶晶:“二十条”包括跑步锻炼,德哥是怎样劳逸结合的呢?

 

梁祖德:在学校的时候时间比较充足一点,工作以后运动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少的。有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运动,一个是时间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氛围的问题。工作以后的运动比较讲究一个氛围,比如说打球,没有人和你一起去,没有那个场地,你参与的积极度就不高。跑步的话相对来说条件没那么受限制,所以在工作以后刚开始的时候是有很多时间打篮球,后面时间就相对少了,一个是氛围和场地,再者是跑步相对多一点点。从去年贵州回来以后我就感觉到很长时间没有锻炼了,就强迫自己参加锻炼。我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是三公里,所以有时候下班后就跑着回来或走回来。

 

肖晶晶:刚刚德哥说到贵州,我们知道德哥是我们学校第一个大学生参加贵州志愿者的。德哥当时去了以后有什么感想呢?

 

梁祖德:去了以后感觉那边很穷,我能有幸到贵州去体验一种不同于在湖北老家的生活。再者我当初想的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但在机关单位工作一年后发现那儿的环境不适合我。所以通过这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改变了我今后的人生轨迹,我就彻底放弃了公务员这条职业道路,不再从事体制内的工作了。因为很多体制内的职业特性与我的性格有冲突,所以甚至入党,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就是说你入不入党不代表你修养的高低,二者也无实际的关联。

 

陈勇琼:德哥刚才说你不去机关单位工作或不考公务员,那这些机关单位应该不包括一些企业吧?

 

梁祖德:嗯,是的。机关是指的当政机关这一块,企业是不一样的。

 

陈勇琼:那为什么你刚毕业的时候是选择去当志愿者而不是直接去工作呢?

 

梁祖德:一方面是因为当初报考公务员没有报上,所以想再尝试一年,去机关后还会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号召,想去西部看一看。这是两方面的原因。

 

陈勇琼:那假如时光倒流,那德哥还会选择去西部当志愿者吗?

 

梁祖德:会,因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只有应届毕业生才有这样的条件。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不后悔去当志愿者,如果再有机会我还是会去当志愿者的。

 

肖晶晶:德哥当志愿者应该去了很多次吧?那你觉得每次去有什么变化呢?

 

梁祖德:你说的是去麻江吗?

 

肖晶晶:还有贵州支教的那一块。

 

梁祖德:那两届的贵州支教我都去了,每次差不多一个星期。我觉得学校的变化不是很大,可能是第三届与第四届的差别吧。第三届去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支教了,所以对素质班的理解和对支教的准备会更充分些。因此效果会更好一些,适应能力更强一些。你们第四届就刚进来半年左右,所以对这一块不是很熟悉,适应能力也就弱一些。

 

陈勇琼:你觉得前几届贵州支教做的好的地方是什么?我们给贵州当地的那些孩子们又带去了些什么?

 

梁祖德:我觉得一方面因为我们还是学生的身份,师生关系不是那么明显。更多的像朋友一样地交流。视野可能会更开阔一点,多带去外面世界的信息。我们的目的性与老师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沟通起来可能有点隔阂,但慢慢地就熟悉了。如果是老师的话,孩子们就会有距离感,所以从身份上说,沟通方面还是有变化的

 

肖晶晶:那德哥有没有想过到贵州支教以后,孩子们已适应了你们那种支教模式,那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之后,后来再进入原先的课堂,会不会难以适应过来?

 

梁祖德:我们没有问过他们在这方面的比较,没有比较也就不好下结论。毕竟他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那里了。我们只知道他们在我们支教的那段时间是怎样的,毕竟我们的支教是短期的,不是长期的。所以不好做各方面的比较,只能说是对他们正常上课的补充吧。

 

陈勇琼:假如是这一点的话,贵州支教只是暑期一个月而已,那回来之后有没有再与那里保持一个持续的联系呢?还是说去年暑假我去支教了,今年还去,那去年和今年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梁祖德:我们会选择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差的进行资助。不会对所有的进行资助,而是选择那些家庭比较困难但心态仍旧积极向上的,进行个别联系。

 

陈勇琼:刚才提到我们带去的教学模式会与那里的产生冲突,我知道像支教类的有很多电影题材,比如说天那边,中间就提到了这一点。支教期间我们的备课没有涉及到那里的主流课程,是不是基于上面这一点的考虑呢?

 

梁祖德:我们不是去颠覆他们的教学模式,我们去主要是丰富他们的课堂。

 

肖晶晶:那么你觉得通过这一次次的支教,孩子们有什么改变呢?他们的人生观或者说是们的性格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

 

梁祖德:有个别孩子是性格很内向的,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之后他们的性格也渐渐的从闭合走向开朗了。

 

陈勇琼:你们第一届去那里支教的时候为什么想要到那里建立一个支教点呢?建立定点支教点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梁祖德;当初五周年之后宋老师有一个想法就是到贵州那边去,我认识那边希望小学的王校长,和他的关系还比较的好,所以我就推荐了那个地方,然后具体联系是陈莹,最后才有了贵州队的成型。并不是说为什么会选择那个地方,只是说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所以我就推荐他们去那里。

 

陈勇琼:那你们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支教的呢?

 

梁祖德:我不是跟他们一起去支教的,所以这个问题应该由他们回答是更好的。我在每一年会抽一点时间去看一下他们,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

 

陈勇琼:你去年也去他们那里呆了几天,那你有什么感悟呢?

 

梁启德:我觉得他们还是很认真的,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了,晚上很晚才睡,还要备课还要开会,然后人多轮流洗澡,有段时间还是停水的,再一个就是对很多的孩子充满了包容心,毕竟有些孩子还是很调皮的。

 

肖晶晶:那是什么让德哥每年都抽空去那里看看呢?

 

梁祖德:首先贵州是我呆过的地方,而且去麻江也是我们推荐的,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让我每年都去看吧。

 

陈勇琼;德哥那边的条件不是很好,同时你也去贵州当了自愿者,那德哥你对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有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梁祖德:首先就是大学和小学的教育资源都是往大学集中,还有就是城乡之间的,就是县城和乡村的学校又是一个分化,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陈勇琼:我看到德哥空间里有一句话——天下兴亡,我有责任。假如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个人能做到什么呢?

 

梁祖德:更多的去关注公益事业,比如说营养午餐吧,我刚也和王校长打了电话,他说从去年开始那边也有营养午餐了,最好的就是以团队的方式去支助某一地区的某一部分人,这样的话影响就会大一点,而不是以个人的方式去做,这样方式会比较好。

 

肖晶晶:说道公益事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负面事件。比如说郭美美,红十字会的事件。德哥怎么看呢?

 

梁祖德:在体制之下这种事情是会发现的,但是我们可以抛开这些事情自己去做,比如说我们捐款就可以不通过红十字会,我们可以自己去联系。

 

陈勇琼:我们贵州队也设立了支教基金,鉴于对基金的管理,能更好的去管理这笔钱,将这笔钱用到更急需的地方,那德哥你对于基金的管理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梁祖德:可以通过某个大家都信任的人或组织来管理,毕竟我们对那边的人不是很熟悉,我们只能针对我们每年在支教中认识的一些人,固定和他们联系。

 

肖晶晶:刚刚说到了教育模式,德哥去贵州的时候,我们支教的时候有没有把素质班的模式实施到那边呢?

 

梁祖德:可能是教育的阶段不同吧,教育的理念也不一样,你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都是有差别的,在大学里能适用的,在小学也许是不能适用的,毕竟他们还没有那个基础,不具备某些方面的条件。但有些东西也是共同的,如对社会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与被爱。

 

陈勇琼:刚才德哥谈到大学,我看到网上有个帖子,资中筠谈大学,他说我已经不认同现在的清华了,今年一百周年给我发来一个请帖,我拒绝去,我觉得现在的清华已经面目全非了,清华现在变得非常势利,向权利和财力的聚集,现在的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招天下英才而毁灭之,这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德哥对这有什么看法呢?

梁祖德:像资中筠老先生从当年的清华走过来,他比较了现在的清华和当年的清华,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现在的大学越来越行政化,在大学里有些正厅级,副部级的,很多官员没有把自己当成教育家的身份,而是一个官员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或者是把大学当成自己上升的平台,另一方面,现在管得比较死,没有当年民国时期的那种学术自由,较之执教,没有这些作为前提是不可能产生学术大师的,也许是当下时代缺少造就学术大师的氛围。

 

肖晶晶:我们会发现很多科学家,教育家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西方的,中国还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德哥觉得中国和西方在教育方面的差别是什么?或者是说他们各有那些有缺点,你更认同哪一种教育?

 

梁祖德:西方有西方的特长,我们很多留学生还是认同我们这边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强的,但是在个性这块就不足了,一方面管得比较严,扼杀了我们的想象,使得创新能力很欠缺;另一方面,在实验硬件和师资水平没有那么高,所以整体的研究水平和别人还是有差距的。很多的学有成就的不愿回国会与很多的原因,有的是国内没有那个条件可以实现他的理想,再加上薪资方面也差一些。

 

陈勇琼: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一方面是老师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在西方国家的家长是鼓励孩子去创新,虽然只能怪过的家长会给孩子安排很多课程,但没有考虑他们是否喜欢。

 

梁祖德:这并不归结于具体的家长或个人,还是归因与我们整体的社会大环境,家长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也是有局限的,他们自己都没有创新意识,怎么肯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去进行创新呢?学校方面也不可忽视,他们就像流水生产线似的,在这些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缺乏创新意识的。

 

肖晶晶:我觉得这还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就拿高考制度来说,很多家庭就是在为高考培养孩子,但是又有人说,高考是中国唯一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可以让一些农村的孩子到更好的大学去上学,德哥对高考政策有什么看法呢?

 

梁祖德: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方式的话,高考还是可行的,但是也需要变革,可以降低分数在高考中的入学比重,可以扩大学校的自主招生,让高考分数占一定的比例,综合素质占一定的比例,学校和老师的评估占一定的比例,现在上面没有放开对学校的自主招生权,所以自主招生还是一个探索的阶段。还没有全面放开。

 

肖晶晶:我们都知道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衡量,但是综合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用什么去衡量呢?如何看待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呢?

 

梁祖德: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考的分数;其次,学校的推荐,你在学校的这几年,通过老师和同学对你的一个评价;最后通过做事来体现你的能力水平。

 

陈勇琼:刚刚我们谈到了高考,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高考这个独木桥,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我们就会变得很懒散,往往会忘记了当初的梦想。都说读大学不如去读大师,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不会像高中那样经常和老师交流,德哥你可以从个人的角度跟我们讲讲我们该如何去改善这个么?

 

梁祖德:大学里面老师和学生接触少,一个是住的远的问题,再一个是教育模式不一样,大学里面的老师不会像中学老师一样跟你们接触的那么频繁,而且一下课可能你就见不到他了,还有一个是学生主动找老师的较少,没有自己非常认同的老师可能就不会去与之交流。

 

陈勇琼:我记得有一天上课,老师跟我讲过,他的一位朋友在我们学校上课,上完课没有一个学生问问题,有一个学生问他问题他就特别开心;但是在华中师范大学,下课之后会有学生追着老师问问题,这在学校之间也有一种对比。

 

梁祖德: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学习氛围和学风的问题,重点大学的学风比较好,主动提问和自律性就会比较强一点,而我们普通院校的学风较差,很多人进来只是为了一个文凭。

 

陈勇琼:我想德哥在湖北经济学院碰到宋老师这就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跟宋老师交流的机会有很多。很多事情我们当初在做的时候没有思考过有什么意义,一般是做过以后才会去想有什么意义,那么德哥在大学里面做过的让你现在觉得不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梁祖德:第一个事情就是加入素质班,能够认识第一届和后面几届的朋友,这是我觉得我做的很重大的一项决定;第二个就是听讲座的习惯,在中学里不知道讲座为何物,在大学里就会多听讲座,现在上班了有时间就在网上搜索讲座来听;再一个就是摄影,通过素质班的活动发现对摄影很爱好,激发自己去学摄影。

 

肖晶晶:德哥的个性签名有一个说“我钟爱摄影是因为我想记录下美好的时光,抓住瞬间的永恒。”德哥有拍到哪些经典的照片或者去过哪些地方让你记忆深刻呢?

 

梁祖德:一个是去贵州的时候,刚刚过去我们就有幸参加了那边的斗牛比赛,那是我目前为止唯一看过的一次斗牛比赛,再一个就是去峨眉山看日出,我们就去那边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日出,有好多人几次都没看到,所以还是比较幸运的。

 

陈勇琼:德哥空间的名字就叫“镜走天下”,这个是不是根据德哥的兴趣爱好而来?

 

梁祖德:对,我是想以后有条件的话我就背着相机到祖国的各个地方都走走,所以“镜走天下”就是这么来的。

 

陈勇琼: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德哥是去年十月份,就看到德哥挂着相机在胸前,这就是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在德哥空间里面看到很多照片,你拍风景以外有什么感悟呢?

 

梁祖德:我去一个地方比较看重它是不是旅游城市,是否有历史文化底蕴或者自然风光比较好,我不太喜欢去工业城市,比如杭州和上海,我更喜欢去杭州,因为相比较而言,上海是工业城市,自然风光没有杭州好,所以杭州我是比较喜欢的,像深圳我就没什么感觉,毕竟是一个纯粹的后发的工业城市,没有这方面的积淀嘛。

 

肖晶晶:刚刚说到历史底蕴,我们知道德哥除了摄影,还很喜欢看书,特别是人物传记和历史方面的,德哥为什么会对人物传记和历史解密还有国家地理特别感兴趣呢?

 

梁祖德:这跟我中学的的兴趣比较有关吧。我从中学时就比较喜欢地理和历史,对地理关于旅游、自然风光这一块很感兴趣,历史的话,我一直比较喜欢民国史。

 

肖晶晶:可不可以跟我们讲一下民国史?

 

梁祖德:民国史我主要关注的还是民国的大学教授这一块的。

 

陈勇琼:我在逵哥空间看到他写的《想念德哥》这篇文章,他在里面提到德哥在周末经常骑自行车去武大或者华科等学校那边去淘一些旧书,在这一过程中肯定有一些开心的事情,德哥能否跟我们讲一下?

 

梁祖德:本身我们学校周边没有旧书店,武大、中南财大那边旧书店比较多一点,所以就经常去淘一些旧书。还经常去那边淘一些关于中国国家地理的,因为过刊嘛,相对便宜一些,能买到便宜的自己喜欢的书是比较开心的。我还记得在长沙岳麓山下一个旧书店淘到了旧版的《古文观止》,还是很喜欢的。

 

陈勇琼:这些书可以看,有知识应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收藏价值。或许就是德哥看这些书看得比较多,在头脑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你,在去旅游的过程中对景观和城市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影响。

 

梁祖德:我现在去一个地方,也会逛一逛书店,买本书作纪念。对那些纯粹的工业城市,像我在东莞虽然待了三年,但我并不是很喜欢那种城市,就是你工作之余没有你特别值得去的地方。选择一个城市,要在工作之余,有值得你喜欢,值得去逛的地方,这才能留下来。

 

肖晶晶:我知道德哥喜欢写日记,有没有想过出一本德哥的自传呢?

 

梁祖德:没有,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名人,没那个条件出书。

 

陈勇琼:素质班也提倡多看书,可以使自己沉淀。图书馆有是很好的资源,但是它也有缺陷,就是借书是有一定期限的。我看书喜欢很长时间,细细地去看,这样就会很不方便。德哥去淘书,我觉得是一种既便宜又很方便的途径,德哥能否跟我们传授一下你淘书的经验吗?

 

梁祖德:哪个学校周边有什么书我都会去逛一逛,看一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现在一般旧书店卖的比较多的是旧教材,再就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一些图书,新的图书比较少。现在网上的书店也是卖的比较便宜的,尽量抓住一些活动或者团购。

 

肖晶晶:那德哥应该是比较爱惜书的吧,家里肯定堆满了书?

 

梁祖德:那还不至于。不像那些有名的人家里到处是书,就是床头和床脚,跟他们还是不能比的。大家想要淘书的话,《南方都市报》最后一版会介绍一些人的藏书情况。

 

肖晶晶:那说明德哥的藏书也很多,以后可以去德哥那里淘书,舍得不?

 

梁祖德:欢迎欢迎。更多人看,才能体现一本书的价值。如果一个书买了只有我一个人看,只是影响了我一个人。能有三到五个人看,那本书的价值就更大了。所以我就改变了一个观念,以前我是只买书不送的,现在我是好好的看完后就送人了。

 

陈勇琼:逵哥同时也在文章中提到,你现在仍然坚持你的生活信仰和风格。像每天坚持写日志,坚持锻炼身体,还有摄影,还会听收音机,德哥现在由于你的工作环境的原因,还能坚持很多事情,那现在你还在坚持什么呢?

 

梁祖德:看书,写日记,听收音机,坚持得比较好。我不喜欢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需要一心一意,听收音机不一样,任何时候都能听;而写日记可长可短,写日记是一种习惯,当时蒋介石写日记也写了50多年,写日记不在于你能写多长,有多深刻,而是在于你能够坚持这件事情。

 

陈勇琼:德哥写日记是坚持手写的,但是很多人喜欢以公开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你怎么看待呢?

 

梁祖德:我是从高二开始写日志的,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有些人是为了写给自己看的,有些人是写给大家看的,写给大家看的会缺乏一些不真实性,我的日志是想写给自己看的。

 

肖晶晶:德哥你现在看自己一起写的日记,你觉得你达到自己预想的状态没?

 

梁祖德:还没有达到,但是我的内心世界比原来丰富了很多,个人思想有所提升,特别是毕业之后,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强化。

 

陈勇琼: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处在大学的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免会理想化,比如就业、人际关系等等。当步入社会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后,您是怎样平衡的呢?

 

梁祖德:根据自己的想法,你想做什么就尽量向这方面靠拢。首先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不一定了解自己的专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只有在社会历练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有时候想做的事情,不一定有条件做,而适合做的事情,不一定喜欢。选择喜欢的需要付出代价,但也会比较快乐。只有在不断尝试之后,才会知道自己适合哪一条路。

 

肖晶晶:德哥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呢?

 

梁祖德:我发现我回到了当初的起点,毕业之后我想从事服务行业,当时从贵州回来之后,去了杭州、再去了东莞,现在又回到了武汉,现在还是从事宾馆的服务行业。

 

陈勇琼:不仅是从行业回到了起点,从空间上也回到了起点。德哥经历了这么多,内心会变得强大,也会给我们增加很多财富。

 

肖晶晶:德哥从名人传记学到了什么呢?

 

梁祖德:我觉得看名人传记,去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是很好的一种学习。

 

肖晶晶:在民国的人物中德哥喜欢谁呢?

 

梁祖德:喜欢陈券。那个时代,学术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是非常值得向往的。

 

陈勇琼:王加权也说过,现在的学术自由还不如民国的时候。

 

梁祖德::是的,现在的时代约束较多,可以发表的学术都是受限制的,学校也是如此。

 

陈勇琼:德哥给我们再交流一下读书的感想呗?

 

梁祖德:我看的比较多的还是民国那个时代的。看过一些大学就比如燕京大学,虽然他仅仅存在三十多年,但是他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就像当年的清华大学,它从当年的留美留学处仅仅存在十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国内一流的大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现代的大学有些办了几十年了都停滞不前。

 

肖晶晶:你觉得问题在哪呢?

 

梁祖德:首先要一个好的校长,学校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空间;还有一批好的学术大师,再是一个好的学术氛围,学术环境自由,各派自由表达思想,相互之间可以不认可但也要包容;另外,学生也是一个因素,要倡导精英教育,人数少一些最好。精英教育下的人才才会有回归祖国、回报国家的一个想法,这都是现在的大学所不可比拟的。

 

陈勇琼:蔡元培说过,要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但打个比方就比如学校的BBS回个帖子还要权限设置,完全不可能达到自由的地步。

 

梁祖德:现在对思想自由管得太死,没有学术自由、也没有出版自由。没有这方面的自由学术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学术是要相互交流的。

 

陈勇琼:前段时间不是有则新闻吗?说是四川什邡钼铜项目和警民发生冲突,我觉得川性的人血性还是蛮强的,不管最后怎样,中间肯定有牺牲,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没建成。现在已经很少又人能把自己的观点直言表达出来的,德哥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吗?

 

梁祖德:就看中央的领导是怎么改革的了,首先要改革这个党才能改革这个社会,毕竟这个社会、国家、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所以只有党好了,这个社会才可能变得更好。还必须要有制度的支撑,制度不改,他的执行是不到位的。总得来说社会还是朝前发展的,只是改变的快慢的问题了。不管社会怎么样,我们还是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朝前走。

 

陈勇琼:德哥还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记得王加权说过,德哥在东莞的时候,每次下班还会买两根香蕉。每次在别人眼里很小得事,但德哥会觉得很享受很满足。

 

梁祖德:这叫做知足常乐嘛,不要对自己太抠了。

 

肖晶晶:德哥旅行去过哪些地方呀?

 

梁祖德:在学校的时候就去过长沙,06年去过杭州、上海、南京。

 

肖晶晶:很感谢德哥能给我们做这次的交流。感觉德哥是一个拥有女孩般细心的人;是一个拥有亲和力的人;一个在书的世界傲游的读书人,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一个镜走发现世间至美,并定格美的生活热爱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热爱奉献,一个不向物质生活低头而不断追求精神境界的人。最后祝德哥天天开心,镜走天下去定格世间更多的美!

 

访谈组总结:梁祖德学长是素质班第一届的成员,可以说是素质班的元老,与他的交流中,让我们收获颇多。

 

德哥一直是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社会上历练这么久能保持这颗纯净的心着实让人佩服。我想,不管社会是怎样的复杂,周围的环境怎么改变,但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不能丢,这是一个做人的底线。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要你的心是静的,你的世界就不会太嘈杂。

 

素质班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不管做什么,只要认准的方向,就像许三多一样,不懈的去战斗,这是素质班的精神,德哥也有。德哥写日记已经写了将近十几年的时间了,一个好习惯能坚持这么久是需要多大的恒心跟毅力呀,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每一件事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生活总会伴随着艰难,但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镜走天下”我相信这是一份从容也是一份热爱。生活,既然好不容易生下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下去呢?好好生活,发现生活的美,这是从德哥身上找到的。

 

感谢德哥的到来,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感受了这么多。生活中处处存在美丽,需要的是我们用心去感悟!

 

网站首页   |   创业团队   |    外校交流   |   关于素质班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2012 www.dxss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版权所有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鄂ICP备:1201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