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更多>>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
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班级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班级动态>>班级风采

王章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物介绍:王章成,湖北随州人,第二届素质班成员,湖北经济学院06级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现为广州迪培思联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大学记忆》:你现在做会展是个什么性质的行业?

王章成:这个会展应属服务业,是个朝阳行业。零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后来这些公司的员工出来开了这些民营公司。会展行业的火爆就是由这些民营公司炒起来的。会展在国外比较成熟,他们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国内的民营公司是自己做起来的,在管理方面比较欠缺。

《大学记忆》:你是怎样寻到这份工作的呢?之前从事什么工作?

王章成:机缘巧合吧,刚到广州的时候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会议营销,后来公司总部搬到南京去了,当时老板让我和他一起去南京,我没去,然后就找了这份工作,当时应聘的职位是总经理助理,做的主要是行政和人事这一块,做得多了,后来就负责公司整个的运营。再加上老板有意栽培一两个人,往这一块带,做得多了今年就被调到现在的职位做会展。

《大学记忆》:老板为什么有意栽培你,你因为你是总经理助理,离他近一点,还是因为你有什么特质吸引他,值得他信任?

王章成:这个就不好说了,应该说有一个过程。刚进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进来半年之后接触的就比较多了,加上总经理助理这个职位监管的比较多,接触的也就更多些,可能也是这个职位塑造的。我觉得这个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之后跟老板提了很多次,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就这样一步步的走过来。可能个人和老板之间有一个相处接触、认知的过程。

《大学记忆》:当时你提公司存在的问题时老板没有很生气吗?

王章成:跟老板探讨,我不说问题的话老板可能更生气。我们老板17岁就开始闯社会,到现在32岁,他所接触的或者认知的毕竟还是他自己的理念,尽管他自己在不断的学习。我们的很多部门经理都是当初和他一起闯社会的人,就某种程度来讲,对公司的一些见解还不是很到位的。我个人学的是工商管理,在管理这方面我有自己的认识。毕竟是民营公司,他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部门领导文化程度不高,在管理方面都是依照个人的意念,没有一个规章,我进公司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了一套制度。

《大学记忆》:素质班的人出来后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坐到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你觉得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你有如此大的潜力?涛哥也是这样

王章成:涛哥是从销售做起的,而我是从人事和行政这块开始的,这是有区别的。如果从销售发展起来的话,那么他做总经理助理可能得心应手,因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销售,而我这边是从人事、行政开始,再慢慢接触到业务这一块,我现在也是边做边学。

《大学记忆》:你现在的工作和你大学所学是不对口的,工作的时候会有压力吗?

王章成:工商管理有人力资源管理也有行政管理,大学里学到的很多都是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并不一定很有效果。在实践中运用时往往会遭到不同人不同意见的反对。在教育局任职的经验和前半年工作的经验综合以来的话都有一个相互弥补、相互辅佐的过程。在管理这块虽然并不成熟,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总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大学记忆》:你是怎样从教育局的工作走向现在的岗位?

王章成:我是去报名支教的,当时报名支教的有50多人,后来教育局突然缺人,想从我们中选一个,之后我们参加了一个选拔,在十分钟内写一篇新闻评论,当时50多人里只有十多个人写出来了,其他人都没有写。领导留下了三个人,地质大学的一个、长江大学的一个,再就是我,地质大学的那个男生曾在湖北日报发表过文章,长江大学的那位女生是中文系的,文笔都是比较好的,比较优秀。而我真的是得益于素质班,在素质班的两年真的培养了很多东西,每个月都写新闻评论,可以说平时这样一个长期的积累让我抓住了那次机会。

《大学记忆》:你做过两份工作,在教育局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你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互补的地方?

王章成:教育局由于是政府单位,它的管理模式和国企是差不多的,对上汇报,对下采取什么措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现在的公司是民营企业,不能做到事事汇报,有些人便自作主张,这两者之间便出现矛盾。国企事事汇报,领导麻烦,民企事事不汇报也是麻烦,这两者之间就需要一个融合。

《大学记忆》:你现在做会展,也是属于公司高层,对下你是如何交流、教育他们的,是以身作则还是通过规章制度?

王章成:应该说两者兼容,作为高层你必须想到员工想不到的,做到员工做不到的,那样他们才会信你;制度这块小公司做的是不太好的,大公司它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员工一经培训,认可公司理念便可上岗。小公司也不能说花半个月那么大的人力成本去培训,再者制度的执行方面也需要一定理解,跟员工讲清楚也是可以的。

《大学记忆》:如果是招人的话,你会招经过素质班培养的人还是一般的高校毕业生

王章成:我现在手下的确缺人,那样的话我更愿意招素质班的人。现在我们公司有9091年的,还有一个88年的,观察一两个月后我发现他们不可培养,培养的话周期太长,包括最基本的为人处事都存在很大问题。素质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两年的培养模式让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得很到位,这样对一个民营公司来说可以节约很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是素质班人的一个优势。素质班的人经历很多,不像现在很多的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素质班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说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塑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素质班的人很清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记忆》:面试新人时,通过交流你会看重他那几个方面?

王章成:能力不行可以培养,态度不行那是不能用的。除了技术岗位之外,像销售、行政这些岗位看重的是人品。人品不行的话,说不定干一段时间你就劈腿出去了,还带走大量客户,这样人品有问题的人是不能用的。再一个是态度,有些人面试吊儿郎当,这样是对面试官的不尊重,面试官也没必要尊重你。我在和很多HR探讨时,他们也强调面试招聘得看重人品和态度。

《大学记忆》:在学长的资料中有一张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照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沉稳,我相信这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什么原因让你走到今天的舞台,很好的展示自己?

王章成:这个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学四年,加上我开始工作一直到现在。高中以前感觉自己就在一个小巷子里,进入大学,在素质班培养的两年里无论文笔上还是性格上都是一种历练。素质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结识了陈莹和张慧波,我和陈莹属于比较谈得来的那种,和张慧波属于一见面就想干架的那种,这两个人给我的历练是比较大的,我非常感谢。陈莹会从个人角度、张慧波会以一种强硬的态度来和我相处,对我的性格是一种锤炼。大四时便出来工作,只回了几趟学校,第一份工作是销售,挨家挨户的敲门拜访,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陌生人推销自己,说真的这个对我的历练是比较大的。那是接触较多的比如军区的一些师长、老政委,还有湖北省的一些政府官员,甚至也接触过地痞流氓。你和那些老干部交谈时,他们说的那些话,你可以感觉到很深奥。人就要不断的学习,跟人打交道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后我辞掉了工作回校准备毕业论文,在此之后便报了支教,虽然支教没去成,调到了教育局,可是我觉得这工作并不能满足我,一个年轻人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发展创新,不想一年一年的熬,当个副处级干部。

《大学记忆》: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热衷考公务员,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王章成:那要看考什么样的,要考就考些活性比较大的单位和部门。我当初认识的一个湖北大学支教生,2010年考上了公务员,两年后调到昆明的一个区主管干部调任。就他而言,他是比较有斗志的,第一,他比较年轻,第二,他所在的那个部门有希望升级。不像我们那个部门,怎么干还是在那个部门。地方性的就比较差,省级部门的活性就比较强。

《大学记忆》:你想把会展这个项目做好,后期有出国深造的打算吗?

王章成: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出去学习学习的,既然是做这一块就像最这块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认识。今年的目标就是做到10000平米,之前我们已经做了40000平米。广州市与国际接轨的,做10000-平米在广州不算什么,毕竟存在竞争。

《大学记忆》:竞争是残酷的,相对其他企业来说,你们企业有什么优势可以做到这么大?

王章成:其实我们采用的是最平常的一种战略,那就是商业联盟。起初是不合法的,但就某种程度来讲,我们已经将它合法化。因为一个行业的联盟必须要有中央或者北京政治团体的承认,需要注册,缴纳费用。刚开始组建时也有人怀疑过它的非法性,但现在我们采取组建公司的形式,由这些人来出资组建,提供这样一个行业平台,大家来参展,这样它就合法化。

《大学记忆》:刚才我们一直聊的都是成哥的工作,现在我想了解一些你大学的事。在你资料中有一张照片好像是穿着舞龙服,你很留念以前的日子吧。

王章成:那年是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湖北省的在我们学校举行,那时候觉得这东西很新鲜,就想尝试一下,多学一点东西。

《大学记忆》:现在和当时舞龙队的同学联系多吗?

王章成:联系挺多的,当时我是第三的位置,都是同班同学。现在一个人同学就说要给我们举行一个十年聚会,吃喝玩他全包了。

《大学记忆》:和素质班的同学联系多吗?

王章成:和素质班联系的也多,聊聊生活,聊聊感情,素质班在组建时就已经融入。作为社团,我觉得素质班是比较留念的,我也参加过其他的社团,可是没有这样的感觉。当时参加过三下乡,也去过地质大学交流,不过没有参加大学记忆的编辑,只登过一篇文章。上班时总是客套,下班后和素质班的同学交流一下,感觉很好。

《大学记忆》:素质班每一届都有与一本院校交流,我们是二本院校,交流时会不会有什么隔阂?

王章成:当时给我的感觉,不应该是学校与学生的差别,而是个人与个人的差别,当时和我们交流的是他们学生会的,在交谈中我觉得我和他们没有差别。在待人处事上没有差别。

《大学记忆》:看你床头有很多书,平时还在看书吗?

王章成:是啊,学习的过程少不了,有事没事下班回来就看一看,附近有公园、图书馆,平时就走走看看,有时候也玩。放假的时候就可以多看看。

《大学记忆》:你曾经参与过《工商学苑》的编辑,比较《大学记忆》,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嘛?

王章成:《工商学苑》立足与工商学院,为学院服务;《大学记忆》是为学生服务的。就工商学院而言,那本书的内容很多很杂,而《大学记忆》里面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写的,角度不同。

《大学记忆》:大学期间你有什么最遗憾的事?

王章成:大学遗憾之一是涉猎太少,感觉知识匮乏。我比较喜欢人物传记,可是看的并不多,比较遗憾。看多一点,多经历一点是有好处的。学校虽然是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但是和社会差异太大,进入社会没人会像在学校一样真心诚意的对你。遗憾之二就是在素质班和他们交流太少,素质班的人来自不同专业,交流学习的东西很多,现在只是打一下电话,交流并没有那么深刻。当时和陈莹建立的感情,现在依然可以掏心的说话。最遗憾的还有一个,就是在大学没谈过恋爱,现在进入社会很难真心找到女朋友,考虑很多的就是对不对等,现实一点就是有没有钱,现在的社会太实际。

《大学记忆》:当初选择支教时有没有谁反对?

王章成:当时做的决定是很主观的,反对最强烈的是我爸妈和我舅舅,我当时正常工作的话可以拿到四五千的工资,而刚毕业的同级人只能拿到两三千,可是我当时很浮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选择了支教,想让自己沉下来。在教育局工作,也许多年后我可以升到一个较好的位置,也有人劝我考公务员,可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大学记忆》: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章成:在寻找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些风险,我经历的最大风险就是跳进了传销。只有我哥哥知道这件事,爸妈到现在都不知道。那次一天一夜的时间跑了2400多公里,先从山西运城坐车到三门峡,再坐火车到河南郑州,再打火车到武汉,再由武汉到广州。在传销里面每天就两个包子,你爱吃不吃,当时真的是饿得不行。刚从传销里面出来时也吃不下,一天一夜就这样到了广州,很沮丧。来到广州就病了,胃疼,买药、打针花了一个星期,之后找房子找工作又花了一星期,在宾馆住了半个月。

《大学记忆》:那段经历你觉得给你带来了什么?

王章成:应该是一段人生经历,就是一个过程。当初的我很浮躁,不然也不会沦入传销。我之前并不是把所有人都放在眼里,经过传销这一遭,当时躺在宾馆床上,真的想了很多。当时刚进去的时候还以为是别人跟我开的一个玩笑,进去之后他们开始给我们洗脑,第九天第十天时就有些动摇,庆幸的是我最终没有被洗脑,不然你们现在就联系不上我了。

《大学记忆》:通过这次访谈,我想即使学长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会找到他进行访谈。丰富的经历,坚定的意志不断地敲击我们的内心,我不断地拷问自己是否也能做到?面对种种诱惑和现状是否依然能追随我心?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是我对学长的第一印象,我想他的记忆永远属于自己。三下乡的意义就在去三下乡路上,我们正经历着。只有经历过,思考过,沉淀过方能走向成熟。

网站首页   |   创业团队   |    外校交流   |   关于素质班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2012 www.dxss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版权所有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鄂ICP备:1201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