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更多>>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
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佳文赏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班级动态>>佳文赏析

今天,想像个父亲那样跟你聊聊

    文/宋健

        在素质班人的心目中,我多半是个严肃的、或许有点儿小睿智的师者形象,而今天,我更想像个父亲那样跟你聊聊。

        这个周一的早晨,是素质班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晨跑。我照样没有缺席,我希望一直陪伴下去,就像我跟他们讲的,陪伴也是一种能力。途中有几个同学晕倒,到达终点时还有几个同学脸色苍白。看着她们当时痛苦的样子,我很心疼,就像一个父亲心疼自己的孩子。然而,正因为像个父亲一样,即便心疼也得看着孩子承受痛苦。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为了参加地区的运动会,训练时,我有好几次都累得呕吐了,教练却还装得像没看见似的。这次晨跑的前一天是“父亲节”,正好也是我远在万里之外的女儿暑假启程回国的日子。作为一个父亲,想着她竟然只身一人去了那么远、没有同伴甚至没几个中国人的国度,而且去了那么久,我习惯性地又给她写了一封信,而她出发时也带上了我写的信。记得我在前一封信里写了一句这样的话:“求学的路很长,就像你要去的地方一样遥远,要吃的苦很多,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脑力上的。”这次的信里,我说道:“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是能够独立,能够有独自应对变化的未来的勇气和心智。”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也似乎越来越柔软,常常感觉看待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越是知道学生们必将远走高飞,越是硬着心看着他们承受磨砺。

        前一段日子,一部以父亲为主题的电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也去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同时,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国家、荣誉、责任,也让我想到这样的几个关键词——信念、陪伴、发现、改变、相信、毅力、努力、成长。这部电影里的父亲,让我看到了自己。不难看到,在一片赞誉声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比如我一向很欣赏的一位年轻的博士后,他在朋友圈里的一段感言就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父母没有权利决定孩子的选择,更不能将自己的梦想转嫁给孩子。对于这样的评论,我只能感慨,他的孩子还真是太小太小了,初为人父,看着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孩子,满满的爱里只惟愿孩子健康快乐,延伸出的是掷地有声的愿望——不干涉孩子的未来,让他/她自由成长。其实,再仔细想想,电影中的父亲对孩子又何尝不是满满的爱,只是,他的爱实在、深沉、充满责任感。从早婚新娘的一番话,便可看出爸爸马哈维亚的良苦用心。她说:“我希望有这样的父亲,至少他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马哈维亚没有这样说,但他始终在这样做。让我们暂时抛开印度历史文化与现实制度中的阶层固化、女性歧视等背景不谈,就只谈谈成长的话题。

  我们都说要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首先要能认清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会有最突出的一种能力甚至天赋,相对于他人或者相对于自己的其他能力,能否被发现和发掘,仅仅靠自己的悟性还远远不够,更多的有赖于一双发现的眼睛,所以古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常常诟病应试教育让每个人齐步走,在一样的标尺下压抑、埋没了自己的天赋,不正说明了我们多么愿意成为那个不一样的自己。然而,在朝着高考的一路狂奔中,又有多少父母、老师能无视那把标尺,让孩子真正发挥自己的禀赋?在朝着就业的焦虑恐慌中,又有几个同学能认清自己真正的潜力和需求?电影中的父亲,正是在发现了女儿们的天赋的前提下,才开始用各种不近人情的训练去激发和强化。试想,在你的成长中,如果真有一个智者能更早、更准确地发现你最值得开发的优势,岂不是要少走很多弯路。

        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还只是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而最终真正走出这条属于自己的路,要要靠自身的坚毅。然而,在自己尚未形成能克服一切阻力毅然前行的初期,则有赖于电影中这样的固执无情甚至残酷的父亲。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如程静同学在申请书里写道的:“有意义的事情从来都不是轻松的,我不害怕吃苦,真正害怕的是懒惰之后的那种茫然而又无能为力。”没有哪一条路是轻轻松松的捷径,试想,在孩子的诅咒、抗议中,在旁人的嘲讽、耻笑中,如果这位父亲没有足够的信心、勇气、执拗、智慧、忍耐,那都是不可想象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向人们展示了希望,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未必美好的结局,我们往往即便是猜中了开头,也未必猜得中这结局。因此,现实生活比电影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眼见孩子对未来的懵懂无知,需要父亲这样的智者的引导;明知未来未必如想象的美好,更需要父亲这样的长者的陪伴。我们曾经误以为欧美教育都是遵从天性自由发展的快乐教育,而今越来越多的真相告诉我们那都只是我们的臆想,让人成为真正能拥抱和应对无限变化的未来的教育,从来都不可能是轻松自由的。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那个炎热的暑假,我也曾这般残忍地陪女儿在离家不远的黄鹤楼山上进行体能训练,为了有足够的意志挺过那年中考的残酷打击,也为了有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的未来,更为了激发她凭借自己的优势迎接挑战,也为了告诫她不能因为怕苦而放弃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记得李承鹏在父亲节那天写的文章里,提到当年他三流音乐家的父亲逼着他练钢琴,他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仇恨,在一次父子俩用斧子砍剁冻肉时,还不懂事的他一边砍一边大喊“砍死爸爸”。而当他自己做了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脑海里竟浮现出这一幕,终于深深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冷酷。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但凡孙悟空有一点心烦意燥,师傅就要念紧箍咒,一路磨难一路心性历练,当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消失了的时候,只不过是种种约束终于从外力内化为自我的约束。有一种成长叫做“悟空”,这就是一个人社会化成长的规律,无论古今、无论中外莫不如此。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如何能被人发现或找到自己的潜能?是期待伯乐的出现,还是坐等顿悟的那一天?我们常说“是金子终会闪光的”,但是必须要给自己创造能闪亮的机会。什么是机会?那就是在一次次的行动中、在一个个的过程中,即便你就是千里马,不奔跑何以让人知道你就是。电影中的父亲,就是在一次女儿与邻居家男孩的打架中发现了她们的天赋。再说回到这次晨跑中跑不下来的几个学生。我后来了解到,她们平时都很少参加体育活动,更别说长距离的跑步了,就是因为确实没有长跑的体力和耐力。但是她们能为了集体挑战一下,也值得鼓励。同时,她们也因此更加了解自己,要么感觉虽然痛苦但能够坚持,那就多跑跑;要么确认的确不适合长跑,那就换做其他运动。不管怎样,不去做,怎么审视自己,怎么提升自己?素质班的二十条,看上去条条都很容易做到,但条条都不容易坚持下去。之所以组建一个团队去做,是希望各自在做的过程中,相互照应、激发并发现自己的才能,给每一个人提供一次又一次审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的一些优势逐渐展现,一些潜能被激发。即便认清自己并无过人之长,也能让自己早一点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做好团队的追随者,也许是沉默的,但却是最执着、最有力量的那一个。

 今夜,灯影温柔,我的心也柔软了许多。在你们的心中,我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好像永远都打不败,不会老去似的。每次搞活动或者晨跑晚跑,一个信息,我就去了,而且每次都努力做到不让你们失望。我也希望这样一直下去,但人终究会老去的,我要紧紧抓住今天。当我有能力时,与你们一起奔跑;当我哪天没有这样的能力时,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去陪伴,就像上次你们的晚跑时,我默默地一次又一次的给你们送桃子吃,远远地看你们在夜空下矫健的身姿,青春飞扬的样子。即使老得不能动了,我也会守望,静等你们回来,倾听你们的故事,回忆我们一起吃苦的日子。

网站首页   |   创业团队   |    外校交流   |   关于素质班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2012 www.dxss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版权所有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鄂ICP备:1201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