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关于《互联网时代》的管见
关于《互联网时代》的管见
文/陈本杰
看了之后才知道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年,看了这部"这个崭新时代送给每个人的一份厚礼"的纪录片,除了被片中完整的讲述所吸引,更被片中所采访的一个个互联网大师级人物的采访所震撼.片子过后,更多的是深思.
1.“免费”的陷阱
从起源上看.互联网美国国防部的研究产物,美国却并没有将之作为秘密武器而有所保留(至少从片中如此,至于"互联网霸权"那就是后事了),也正是这种免费的开放,让互联网飞速发展、壮大了。这不仅是互联网的力量,更是免费开源的结果。今天所盛传的互联网思维中就有“免费”,当初360浩浩荡荡的推出免费的杀毒软件,使免费进入人们的视线。今天,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巨头所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不管是Google的气球免费上网,还是Facebook在非洲所推行免流量措施,都为互联网的普及做着巨大的贡献。正是Android系统的免费,才让移动互联真正的装入每一个人的口袋中,正是免费的各种OTT服务,让我们远隔千里却依旧若比邻。然而,免费真是万能的吗?
互联网是免费的产物,但绝不是不付费,一些服务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收益,而更多的却是需要收费的。然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却很难意识到互联网的各种服务是有投入的,收费是理所当然的。总是堂而皇之的说太贵了,不值得。作为商品,各种服务及软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时间并不会比其他看得见的电脑、手机少,那为什么又苛求它像空气一样呢?中国是互联网大国,却非强国,正是我们国民免费的互联网观莫大的讽刺吧,没有付费习惯的消费者,没有愿意投入的企业,我们的互联网强国之路真的任重而道远。或许迈上互联网强国的第一步就是跳出互联网免费的误区吧。
2.生而平等的国度
在互联网缔造者那里,坚信平等观念的他们赋予了每一个接入互联网终端平等的地位,而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一个网民都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或许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你没法干预别人说话的权利,或许这正是启蒙思蒙家伏尔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最生动的阐述。在屏幕面前,不在有男女老少、天南地北、民族与种族的区分,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而以微博为代表的各种社交网络的出现,自媒体的时代到来了,没有电视台,没有印刷机的个人也开始拥有自己的话筒,每个人都可能引导舆论,百家争呜,百花齐花的现象会更加的深入,一个文化更加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
而正是基于这种网络上的平等,也成为推动网上购物迅猛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这里,童叟无欺不在是一句空响的口号,而交易双方相互信息的透明,让占有更多信息与资源的商家不再处优势,双方平等的交易。买家对卖家的筛选不再基于单一的标准,通过网上平台,买家通过对卖家全方面的了解而作决定,让双方的交易更高效。
3.开放才有未来
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计算机终端都能自由的加入与退出,从而互联网能将无数个人的智慧连接到一起,让互联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片中用维基百科战胜大英百科全书让我们见证了开放的力量。而在现实中,却有更鲜活的范例。苹果公司用开放的App Store打败了统治智能手机的霸主,Tmall用开放的平台打败了以3C发家的京东商城,在手机销售量上遥遥领先后者. . . . . 同理: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也只有秉承开放的态度,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谋得出路。毕竟,开放才有未来。
后记:
看完这些,我觉得更重的是将整个互联网的好的经验引申到更多的领域去,正如马云所说的互联网不是要摧毁传统经济,而是要改造传统经济。而离我们更近的,我们能否用互联网思维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社团呢?就像阿里巴巴开放的平台一样,我们能不能把素质班早晚跑发展成为除了素质班人参加外,全校有志参加的同学都可以参与的平台呢?就像QQ群里聊天一样,把每次的跑步后的演讲改变变成只确定主题,人人都可以发言的平台呢?
以上仅为本人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