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更多>>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
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佳文赏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班级动态>>佳文赏析

点燃激情

蔡奇渊

        2012年1月6日《长江日报》以“大学教师办现代‘君子班’ 学生称很幸福”为题,报道了宋健所办的“素质班”,很高兴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宋健是我初中到高中的同学,大学毕业后,他去大学教书,我在高中教书,一起从少年走到青年又走到中年,由于相同的职业,又正好处在高中到大学这个连接点,平时联系很多,他的“素质班”从构想到开班,再到成型,一直都比较了解,《大学记忆》也是每期必读,为学生能在他的指导下成长颇感欣慰。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十多年来,最受煎熬是在学生高考之后,开始是担心学生考不好,焦急地等待着高考分数、分数线。接着是担心学生填不好,填报志愿像一场场赌博,担心学生不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是担心学生学不好。进入大学后的,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确让人忧心,高考解压后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

      2004年,宋健谈到要在大学办“素质班”时,我很期待,期待它能够形成一种教育模式,因为“素质班”不仅有思想,有行动,还很有个性。我一直以为,教育是一个需要个性的创造性劳动,不能依靠行政命令,不能照抄别人经验,需要老师的热情,需要老师的创造。宋健的“素质班”是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他观察了大学生的行为,发现“混”者不乏其人;他调查了大学生思想,发现了“迷失”的一大群;他询问了高中老师的看法,发现高中——大学的确形成了“断层”。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简单地陷入社会上经常出现“牢骚链”:大学老师埋怨高中没有教好,高中老师埋怨初中没有教好,初中老师埋怨小学没有教好……他不想利用“牢骚链”解脱自己,推卸责任。也没有像很多专家教授一样,坐而论道,空谈一些现象,空谈一些假设,空谈再空谈,他选择了行动,我相信,行动才是教育的真谛。宋健行动了,他的“素质班”更是把行动当成了班级的灵魂。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可惜,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把大脑当作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灌输知识,再灌输知识,数理化是这样,政史地也是这样,为了考试,为了分数,把人类文明的精华都抽象成试题的标准答案,“高分低能”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问题,更严重的灾难是:一道道僵化的练习,象冷水一样浇灭了创造的火焰;一场场标准的考试,象锉刀一样磨灭的生活的热情;一次次无情的排名,象樊笼一样剥夺了生活的体验。学生呈现出“越长大,越痴呆”的模样,硬是把他们的灵气一点点打磨殆尽了,只剩下赤裸裸的对利益的追求。高考填志愿接受咨询时,学生、学生家长最大的要求,就是以目前的分数怎么上一个有名气的学校,一个有前途的专业,至于说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往往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不奇怪,因为他们的“喜好”早在一次次的考试途中,当作包袱扔掉了。

      “素质班”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回这种激情,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的就是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每天看新闻20分钟,写100字评论;每两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做一次义工;每学年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行动是如此的具体,有时间、有地点、有计划、有总结,一期期的《大学记忆》,记下的是一个个真实心灵的复苏,是他们热情的回归。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而能够把一件小事坚持七年,没有心底的激情是做不到的,是激情唤醒了觉悟,“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因为有了激情,才有社会对“素质班”毕业生的认同。

      宋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人,“素质班”一路走来,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其中的挫折也可想而知,他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激情,反过来,学生的激情也点燃了他的激情,他们共同形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唯有燃烧的“火把”能够点燃“火把”,只有用激情才能唤醒激情,激情和行动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简介:蔡奇渊,1989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现任孝感综合高中副校长(分管教学)。
高级职称:湖北省骨干教师

网站首页   |   创业团队   |    外校交流   |   关于素质班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2012 www.dxss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版权所有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鄂ICP备:1201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