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2019年4月1日晨晚跑记录
晨跑记录
一、主持人讲话(沈威)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晨跑演讲,我是今天的晨跑演讲主持人。相信大家都对最近挺火的夸夸群与喷喷群有所了解。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别人的称赞,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认可,从而更加的自信,努力。我们也需要接受批评,因为我们能够在批评声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改变自己。可是,当这一没有目的目的,只是为夸而夸,为喷而喷时,这一切还有意义吗。当他们排山倒海的向你扑过来,你是感到欣喜,还是恐惧?
二、晨跑演讲
(一)刘洋
对于夸夸群和喷喷群的看法
大家好,我是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刘洋,今天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于现在兴起的夸夸群和喷喷群的看法。大家可能有人不知道夸夸群和喷喷群是什么,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夸夸群和喷喷群,夸夸群和喷喷群是在过去24小时突然活跃于世一大朋友圈的特殊群。例如,夸夸群:"群内某人发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求夸",其他群友极尽词藻进行眼花缭乱的夸赞。喷喷群:"群内某人发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求喷",其他群友从各个角度挖苦嘲讽侧面攻击。
对于夸夸群和喷喷群,起初我也是站在广大网友的立场批评夸夸群的,在我查资料的过程中,看了以下三个观点,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三个观点。
观点一:夸夸群夸不出奋斗拼搏的能力,也安抚不了屏幕后受伤的心灵。我认为夸夸群喷喷群是一种旨在以夸奖和审视传递正能量缓解压力的新业态形势,夸夸群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夸夸群的作用不是使一个人走向成功而是调整一个人的状态使人在人生路上得以更好前行。这个道理是我在加入素质班后懂得的,记得上一次学期总结会议上,学长学姐在说到为什么加入素质班的时候说:素质班能带给我们什么,素质班带给我们的不是能力,而且一个锻炼能力的平台,只有充分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合理规划时间,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因此,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检讨的不是夸夸群和喷喷群本身,而是希望加入夸夸群喷喷群就能获得奋斗拼搏的能力的心态。
观点二:有人说夸夸群和喷喷群不能消解压力,还是应该找个女朋友抱一下。对于这个观点,我非常不同意,这个观点一方面告诉我们夸夸群喷喷群不能消解压力,首先我认为夸夸群和喷喷群的作用不是为了消解压力,而是为了缓解压力。在当今社会上,对待压力最好的方法其实不是消除压力,比如,我们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给我们带来最大压力的因素就是竞争,只要我们退出竞争就没有压力,但我们无法退出竞争,只能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另一方面,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解决压力的办法是找个女朋友,首先我想说找女朋友的过程可能会给我带来更大的压力,另外,真的找到女朋友,也未必能解决压力,据调查,夸夸群的用户中有56%的人有对象,如果找个女朋友报真的能解决问题,那有对象的人为什么还要进夸夸群呢?而且恋爱在解决我们一部分压力的同时可能也产生了另外一方面的压力。比如,我的室友在之前单身的时候每天都是老干部的规律作息,在他处对象之后,十点半左右他会拿出手机,到了十点五十左右把女朋友哄睡着,然后开始他的夜生活。在这里,我不是要批判我室友的生活方式,我是想说,找女朋友并不是对于压力好的解决方法,因为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改变,而这种改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效果可能不如缓解压力的夸夸群和喷喷群。
观点三,夸夸群只可消遣,不能沉迷。对于这一点,我想说,夸夸群不是慈善,而是一项商业活动。普通到精品夸夸群的价格区间是每五分钟50~100,如果我们像王者荣耀的一样将两小时记为沉迷时间,一个人要想沉迷于夸夸群需要事先支付1200~2400的入群费,一个人除非背后有人或者身后有矿否则无法长时间接受夸奖服务。
最后,我想说,夸夸群和喷喷群让我想起了我的专业旅游管理,都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在旅游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不太好的导游服务甚至不公平的对待,这时我们可以提提意见,改行程甚至投诉他,但这只是导游的问题,而不是旅游本身。就像我们听到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夸赞,我们可以否定夸赞本身,但请不要否定夸奖背后的善意。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正确缓解压力,做情绪的主人,谢谢大家!
(二)周超
爱我你就夸夸我
各位素质班的家人,大家早上好!
今天阳光明媚,风也温柔!我的演讲题目是爱我你就夸夸我。
为什么我们需要被夸?原因有三,第一点,这是每个人的心理诉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鼓励、肯定和赞美的需要。所以,喜欢被夸,不是一种虚荣,不是造作的表现,而是一门被公认的科学,大家理应冲破传统谦卑观念的束缚,勇敢求夸!现在,小可爱周超请求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夸
夸我好吗?(停顿)
第二点,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从小,就会拿来给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我们时常会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厉害,例如,我父母经常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高,你怎么这么矮!(气氛)我们也被激励着前进,可是有一天,当我们拿起高分试卷回家时,父母给我们的并不是夸奖,而是不要骄傲的家训,所以,我们这一代,是欠缺夸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大胆索要夸奖,弥补心灵上的空缺。所以,傅园慧从一名游手被夸上了奥运舞台;所以,艾萨克牛顿这个最笨的孩子被夸到物理学的顶峰;因为,夸夸,马云这个又丑又笨的孩子被夸到时代周刊;没有夸夸,俞敏洪不会创办新东方;没有夸夸,甚至没有我们素质班大家庭的成立。我们时常念起西方的一句谚语,日赞三人,下面给大家一丢丢时间,默默在心里夸一下自己好吗?像我,我会夸自己:“我今天好帅。”
第三点,我们又是90后,00后的艰苦一代,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同时我们还要去还房贷、车贷、还有忍受未来老板的剥削,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我们是压力的一代,改革开放红利、互联网红利已经见底、我们不能下海淘金、我们不能上天揽月,我们能做的,只是勤奋努力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开始少年头秃,发际线后移,我们开始早生华发,我们精致的脸上开始出现老年斑,我们为什么还要恪守内敛,我们为什么还要死守谦卑?
对自己好一点!同志们,是时候放飞自我,爱我你就夸夸我!当然,我说的自夸、他夸不是盲目自大,无法无天,夸到自己翩翩欲仙,而是在我们彷徨时、在我们迷茫时、在我们焦虑时,在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夸夸你自己,或者给他人一夸,爱我你就夸夸我,夸到世界 充满爱!
我的演讲结束,请大家夸夸我!谢谢!
晚跑记录
一、主持人讲话(袁雅莉)
素质班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晚跑主持人袁雅莉。最近有一个很火的视频是清华北大"神仙打架"有关喷喷群与夸夸群哪个很合适?可能大家都有听过喷喷群和夸夸群,或许更有人也在这些群里面求夸或者求喷。那大家对社会上突然火爆的夸夸群和喷喷群是怎样看的呢?
二、晚跑演讲
(一)彭书勤
夸夸群与喷喷群之我见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喷群和夸夸群,为什么会有喷喷群和夸夸群这种看似莫名其妙的产物呢?这可以从我们的社会文化说起。
在西方文化中,社会上是鼓励人们展示个性,勇于表现自我。而对于自身的情感,往往都表达得很直接。比如有事没事就来个“I Love You”。而我们的东方文化则是藏其锋芒,不露声色。社会上鼓励人们磨平棱角,融入群体之中。而对于自身的情感,则是藏于心中,即使要表达也是非常委婉。比如中国有多少夫妻,终其一生都没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
但没有把情感表达出来,不代表没有情感(不同的人对人事物的感情有着不同的敏感度,有的人就比较多愁善感)。不论喜怒哀乐,很多人只是把情感压抑在心里而已。
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夸奖,你也许会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如果被别人夸奖,西方文化里被夸奖的人往往是说“谢谢”,而东方文化里一般则是“过奖了、不敢当、哪里哪里”……
而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这种顾虑。让不少人被压抑的情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释放。
比如互联网的匿名性,不仅可以让一些人可以躲在屏幕的后面当着键盘侠,肆意地喷天喷地;也可以让一些人把网络当成树洞,向陌生人吐露心声。
但即使如此,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且互联网上,也同样是一个社会。因此,对于不少网友来说,即使在互联网上,也依然做不到想喷就喷,想被夸就被夸。
而喷喷群和夸夸群的出现,就解决了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借口。自古以来都讲究师出有名,只要具备了这个借口,无论做什么,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毫无违和感。
在喷喷群中,大家都是为喷而来,你不需要顾虑喷别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也不需要考虑喷别人会给对方带去什么影响,反正尽管喷就是了。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喷得到位。
同样,在夸夸群中,大家都是为了被夸而来,同样也没什么可顾虑的。想被怎么夸尽管说,没人会说你恬不知耻。
于是,那些在平常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就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尽情地放飞自我。而且夸夸群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只不过以前用的是其他的名字,比如“好话”、“客套话”等。那些“人前人后说好话,待人接物懂客套”的人,总是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懂事”。
如果见面就说“哎呀,你怎么气色又变差了”、“你今天怎么穿得这么土”、“你怎么老了这么多”……纵使对方不当面翻脸,心里也是有一个疙瘩。而夸夸群就是这么一个专门让人听好话、客套话的地方,自然是大受欢迎。
而且心理学上还有“假戏成真”的效应——心理暗示,如果你让自己保持一个微笑的姿势,那么你的快乐值也会上升;如果你一直对一个算不上喜欢的人说“我喜欢你”,当重复到一定次数时,你很有可能会觉得真有点喜欢对方;如果在你生病的时候,很多人都夸你气色好,那么你的气色就很可能真的变好。
在夸夸群中,被各种花式夸奖之后,对一些自卑的人来说,就很有可能获得自信。当然,对一些本来就很自信的人来说,就有可能会过度膨胀…
最后,虽然夸夸群的生命力的确会比喷喷群长不少(毕竟比较正能量),但真能走多远,还是难说。
最后我想说不管别人的言语如何,我们还是应该多关注现实生活!行动永远胜过语言,自己的提升主要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夸起来或者骂起来的!
(二)孙安琪
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五组的孙安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夸夸群与喷喷群之我见。
相信大家最近一定经常听到“夸夸群”和“喷喷群”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最近因清华北大的一场辩论赛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而这场辩论也被称为“清北神仙打架”。辩论赛中,北大辩手和清华辩手分别为喷喷群和夸夸群辩护,其中,北大辩手的一句:你压力大,为什么不找女朋友。成为全场最大的笑点。
首先,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夸夸群”和“喷喷群”。“夸夸群”是一种微信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比如,在夸夸群里,有同学称午睡起晚了,也会有人夸赞“睡眠真好”,以及“对自己身体好一点”这种类似的言论。“喷喷群”是与“夸夸群”完全相反的一个群聊,在“喷喷群”里,被人喷是常有的事,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会被喷。面对喷喷群的各种“怒喷”,没点抗压能力不行。“你长脑子是为了显高吗”“看在你丑的分上,就当你是对的吧”。各种批评“喷涌”而出,有几个人能微笑着看完?
对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群聊,许多人有褒贬不一的看法。有人认为夸夸群好,因为在夸夸群里可以通过安慰的方式消解不开心的情绪,有人又认为夸夸群不好,因为这样让人迷失自己;有人认为喷喷群好,因为喷喷群让人清醒,告诉你喷喷群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你要学会接受它。你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解压的能力,这才是今天真正有意义的,有人又认为喷喷群过度打击人的自信,可能会有负面效果……
我认为不管是夸夸群或者是喷喷群都有其出现的社会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因为其某积极一方面就不断肯定它,也不应因其某一消极方面就完全否定它,我们应该用我们有些人高中学过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来看待它。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其肯定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否定的一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到这两种现象,客观理性分析,从而根据具体情况来正确地应用这两种群聊。
其实,被夸赞、被批评的人都明白,“夸”是言不由衷,“喷”是虚张声势。无论“夸夸群”还是“喷喷群”,都是虚拟社交场所,夸奖与被夸奖、批评与被批评的人,匿名互动,彼此陌生,仅凭网上的片言只语交流哪能夸到点子上、批到症结处?他们只是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罢了。
我觉得这两种群聊的产生更多的是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现代社会发展地越来越快,人们在这种快节奏生活下所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心理压力无处排挤,再借着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发展,夸夸群和喷喷群应运而生。借着这两种群聊,人们似乎找到了排解压力的途径。
但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无论喷喷群和夸夸群给你有多好的影响,虚幻终究是虚幻。道路千万条,努力第一条,网络上互夸互喷,娱乐一下也就罢了,要得到真正的点赞与自信,还靠现实中的积极向上。没有闪光点被人夸出闪光点,那是自欺欺人,也会误导方向,纵被夸得云里雾里,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与自我满足感。时间一长,内心还是空的。切忌沉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