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2019年3月11日晨晚跑记录
2019年3月11日晨晚跑记录
详细内容:
一、主持人讲话(沈威)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晨跑演讲,我是今天的晨跑演讲主持人沈威。电影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想找一部电影看真的不是什么难事。我们可以在手机电脑上找,也可以去电影院观赏最新的电影。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称得上是阅片无数了。而那一部部电影在你脑海里回放,哪一部给你留下来最深刻的印象呢?
二、晨跑演讲
(一)孙淑兰
身于黑暗,心处光明
一部电影总是触及到某一人类恒久的人性,才能成为经典。就像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总是生时备受冷落,死后才得到世人的认可。这部影片也一样,它早在1994年就上映了,起初它也是没有被看好,而且当时在所有的标准与衡量上来看都是一场灾难(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个杀手不太冷》当时在商业与影评方面都是惨败)。而如今,24年过去后,在女主娜塔丽·波特曼拍完 36 部电影之后,它却成为了人们谈论起娜塔丽·波特曼时最常提到的片子,也终成为经典。
我是在寒假看的这部电影, 因为很多人给我推荐。而且,不骗大家,我是看了两遍,因为第一遍我没看懂啊,不知道它到底是想讲啥。在场的,大家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的可以举个爪。
这里面讲述的是生活在纽约的职业杀手里昂和邻家女孩玛蒂尔达因为一次偶遇,从此两人共同卷入了危险的黑暗之中,期间杀手里昂展露了善良真诚的一面,女孩玛蒂尔达和里昂逐渐惺惺相惜,共同面对苦难,而后向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贩毒警察史丹复仇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它很好,与之前看过的电影都不太一样,可就是说不清是哪里吸引了我。于是我还去看了一些影评。好多人说,因为这是首次拍大叔和萝莉的故事。也有从艺术手法出发的,说里头如何如何运用哪些高大上的手法技巧。
我看不懂啥啥艺术手法,而我也不认为这部电影像大家说的那样是大叔和萝莉的故事。在我看来,这是关于两个小孩的故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在他们心里,他们都是十二岁。莱昂是我见过的最寂静的杀手。他生于黑暗,却身处光明。作为杀手,他不让人害怕,反而让人心疼。我可以深刻感觉到玛蒂尔达睡觉前拉着他手指说晚安时,他颤了一下,仿佛僵硬的躯壳之内冰块溶化。
莱昂的日常非常有规律,回到房间,第一件事情就是照顾他的那盆盆栽——万年青,然后洗澡,喝牛奶,烫衣。莱昂异常孤独,又异常习惯孤独。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恋爱,去旅游,去社交,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因为孤独。
(二)任重
记忆中的《冲出亚马逊》
1999年8月16日,根据总参指示,空降兵部队选派扈华国、王亚林赴委内瑞拉特种兵学校参加反恐怖国际班培训。两名同志成为该期集训中唯一坚持到底的外籍学员,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其事迹后被拍成电影《冲出亚马逊》,他们在影片中分别化名王晖和胡小龙。蕴含着中国军魂的电影,加上由真实故事改编,非常有代入感。
距离我观看这部影片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但对于影片里的片段,我至今仍历历在目。两人初入训练基地时因为“亚洲人的小个子”被其他士兵嘲笑,在胡小龙握紧拳头准备动手时,却被王晖给拦住了。当时热血上头的我觉得王晖没有血性,被欺负了都不敢反抗。心里不免给他减了几分,可是当我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回味起来,我才深刻的明白了重剑无锋这四个字,以及集体荣誉感。他们披着国旗走出国门,不仅是为了追求荣誉,更是要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一时逞能的快感并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饥饿训练的时候,每个士兵每天只能吃一个玉米饼,但是训练强度不变。大家在饥饿中变得一天比一天虚弱,终于有人忍不住潜进食堂偷玉米饼分给了大家,并保证说不是偷的……结果教官在检查中发现王晖那里有玉米饼,就认定中国士兵是盗贼。给了他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体罚训练,但是王晖没有辩解,接受了处罚,但他拒绝被扣上“盗贼”的帽子,他用体罚自己来惩罚自己吃了“偷来的饼”,同时也倔强地对欲加之罪表示抗拒。在烈日之下,王晖的汗水与坚毅让偷饼者自惭形秽,他承认是自己偷了食堂的玉米饼,而所有吃过饼的人也都主动请求惩罚……我也终于在后来理解了王晖,他的所做所为十分符合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扎在他的心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他的身上表漏无疑。
事实证明王晖和胡小龙的隐忍不是出于一事无成的软弱。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中国士兵参加这种国际竞技比赛,所以主办方没有准备小号的衣服和鞋子。胡小龙身材矮小,在匍匐和跑步中,大码的鞋子甚至成了他的拖累。他向教官反应后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他咬牙坚持,一双脚被磨得血肉模糊也保证自己不掉队。在格斗训练中,胡小龙凭借中华功夫以一人之力打倒了七个人高马大的大兵,赢得了教官的尊重,因此教官为他量身定做了服饰。有高度恐高症的王晖不示弱,在第一次降落演习中没有退缩,结果因为惊吓而昏迷,但是他正视自己的恐惧,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战胜了心魔,短时间内就打败了自己的恐高。在后来的演习训练和实战中,两人卓越的作战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其他人肃然起敬,士兵们为见面时的轻浮真诚地道歉。他们认识到中国人的宽宏不是软弱的,而是以强大实力为基础的。
尊重不是要来的,而是别人发自内心给予的。这是影片告诉我的,也是我从生活经历中领悟到的!
三、晚跑演讲
(一)彭书勤
纵观整部电影史,优秀的电影已经出现了很多,我也很喜欢那些电影,不过说起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电影还是那部《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我就看过一遍这部电影,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透这部电影,但是也足够震撼我的啦!这部电影也给我讲了不少的东西,我真的收获挺大的,所以我非常推荐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去看一看,看过了的还应该多刷几遍。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与那些世界名著一样,看多少遍都可以,有无穷的力量等待你汲取。
对我这个只看过一次《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来说,《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的是主人公安迪被冤入狱然后在其中的经历,最后凭借强大的毅力与大智慧重新获得自由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对吧,其实一个大字也不能突出安迪的坚持与毅力,他用一把小榔头一点点凿出一条小隧道,整整花了二十年,每天他都会把凿下的土放在裤脚然后白天出去抖在地上。而且他凿出的隧道并不是直接通往外界的,没那么好的事,隧道是通向下水道的,他逃出监狱的那个晚上是电闪雷鸣的雨天,他拿着块石头,借着打雷的声音,狠狠敲击着管道,最后成功击破,然后他就从那条充满着人的排泄物的管道中,边吐边匍匐过去。
我为什么要开头就讲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呢,其实电影的绝大部分,包括前面一直都没有显现出安迪要越狱的细节,毕竟这也不是一部以越狱为主题的电影。其实安迪刚刚入狱的时候很惨,他被狱中的三姐妹,就是三个鸡奸狂强暴了。对一个男人来说,恐怕被别的男人强暴应该是最大的耻辱了,但是在狱中的前两年里,安迪默默忍受下来了,他也一直在反抗,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失败了。电影中说得很好,原话是“这已经成为安迪的常规了,这个地方会夺去他的精神”。当时对我的感触很大,你可以把姐妹花想象成任何你想比喻的景象,打个比方,有人高考考砸了,没有办法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到了更低一等的地方,这时候他心中是如何的呢?可能愤怒,不甘心,最初是这样的。更多人是渐渐地随波逐流,被环境同化,当逃课,上课玩手机睡觉成为你的常态,跟着室友熬夜、打游戏玩牌成为你的习惯,你会发现最初的那股气不在了,因为你已经成为了你最不愿成为的人。内心即使不甘心,也毫无办法,你,已经变成这样了。和被关进监狱的安迪有什么区别?他的肉体被关在监狱,精神被姐妹花摧残,你肉体尚且自由,但是你的内心已经不一样了。和当年那个想要对环境喊不的你不一样了,你不知道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但是你渐渐接受了那些你本来瞧不起的东西变成你的常规,你被体制化了。
但是安迪不愿这样,他抓住了一个机会,发挥了他本身的专业特长,而后被监狱长看上他的能力,让安迪为他洗钱,他也因此摆脱了姐妹花的骚扰而且在监狱里待遇提高了很多。我认为安迪个人强烈诠释了一句话,当你最终认识到现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别人给你的待遇和态度、自己的情绪等都是自己一手造成时,你就会真正强大起来,从而去努力主宰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节奏。
《肖申克的救赎》想要告诉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涉及到很多别的,所以最后还是推荐大家去看。
(二)蔡碧
希望的曙光
素质班的家人们,你们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分享我喜欢的电影。
未参加素质班这个大家庭之前,我是不喜欢看电影的,总觉得一部短短的电影不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后来,看完人生中的首部电影,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长篇大论的故事并不一定精彩,短暂的情节可能让你潸然泪下,电影所折射出来的人生百态,不是不能展现它的情感,而是需要观看者去细细品味。
《我不是药神》让我感受到人对生命的渴望,穷人吃不起药的无奈展现出了这是一场生命救赎的争斗;《悲伤逆流成河》让我明白暴力所带来的伤害,言语上的暴力直击人的内心,所以说话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秀影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它主要讲述的是自由与希望的救赎,我觉得我是一只鸟,有一座无形的囚牢把我困住,让我感到窒息,我渴望自由,希望能像雄鹰一样翱翔于九天之外。
有人说:“死并不是最可怕的,比死更可怕的是失去自由。”这是因为失去自由的同时你不知外界的变化,当你获得自由时,你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成为一个废人,这算是另类的惩罚了吧。布鲁克在监狱待了50年突然接到假释的批准,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不知所措,他大半的生活都在监狱里度过,出去让他如何生存。瑞克说:“监狱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体制化如一道枷锁束缚了人们心灵的自由。
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安迪在监狱广播室播放莫扎特《费加罗婚礼》歌剧的选段,那一刻,囚犯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肖申克监狱的囚徒仿佛重获自由,安迪也因此被关了两周禁闭。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他并不感到度日如年,他说:“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完全属于你——希望。”
感动我的是安迪的那份坚持,他用小锤子日复一日地挖出了一条通道,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晚上,他逃出了这座监狱,获得了重生。二十多年的日子里,从没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他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看完这部电影,安迪让我明白希望的曙光一直都在远方,只是需要你不停歇的去追随。
(三)詹紫烨
我们对电影已经太过于熟悉,因为只要我们拿起手机,随随便便地就可以看一部。从小到大,我们看的电影不计其数,但在如此多的影片里面,是否有那么一部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的这部影片就是答案是有。这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也许你们有的人看过,觉得他只不过是一部较感人的影片而已,但有些东西出现在特定的时期总会给人特别的感受。
我记得这部影片是我初一时班主任放给我们看的,当时的我们远离了电子产品,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娱乐活动大抵就是和同学们玩耍或者是老师发慈悲给我们看电影。所以能看一部电影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幸福。
看着看着,我就越来越羡慕这些学生,因为他们有这么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能够找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而他确实让他们看到光明的老师。他知道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坏孩子,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无法言说的原因。即使蒙丹就像这个社会大哥,即使皮埃尔一直跟她对着来,可他却用自己的耐心打开他们封锁的内心,击破他们心中的界限,不断地加以诱导去发挥他们的天赋,找到人生的目标。
当时的我就觉得这是位好老师,他很少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用另外一种方式教育他们,最重要的是他是伯乐,是能识千里马的伯乐。但回想到自己,从小到大,没少挨过打,更没少见过别人挨打。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完全对我的未来毫无方向,只知道要考高分,考好学校。所以当时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睡不着觉,考试没考好也会很伤心。所以当时看着这些学生们,就觉得异常地羡慕,他们有幸遇到了克莱门。
可后来我却发现那些学生们恰恰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领域。这种感受是我考完试后产生的。人呢在失败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怀疑自己,我也不例外。考完后明显就觉得考得不好,于是就在心里问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为什么连一次考试都应付不了?等等此类的想法涌入脑海。可是想到皮埃尔,这么一个学习差劲到不行的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意义,毕竟在学习方面比他还强的我,为什么不行?
所以我想说这么一群被人很不看好的一群人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不能?至少我们相比于他们,我们自律,我们懂得多,我们家里条件好。
也许我们对于未来一片迷茫,但还是得相信生而为人必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更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一群被视为朽木的人都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