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更多>>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
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邮编:430205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daxuejiyi200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13435145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大学记忆>>往期回顾

《中国问题》读后感

张平

          《中国问题》是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Bertrand Russell1920年至1921 年间两次访华后写的评论集,作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对一战期间中国局势的看法,并对中西文化区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初次拜读,便让我耳目一新,给了我很多的惊奇。随后又翻阅了作者的其他作品,获益匪浅,这是位智者, 其很多见解让我深深折服。

 

          这本书中有两点让我读完后久久难以平静。一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争夺,以日本为代表。二是书中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首先来谈谈日本。日本为了最大限度的劫掠中国, 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 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忍让人愤慨至极。袁世凯死后,日本在中国扶植各路军阀,极力延长中国内战时间,趁机牟取暴利。为了减少外界干涉,日本在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巧妙周旋,与俄国、英国结盟签订协议,这算盘打得真是精巧,为掠夺中国可谓煞费苦心。而今,历史早已翻过那一页,我们也不能一直纠结在那些屈辱的日子里。但“忆苦思甜” 的心态还是要有的。历史不是让我们来仇恨,而是让我们以之为鉴, 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和名族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凭借历史上的大

化改新、明治维新,先学中国,后仿欧美,走上帝国主义之路,二战后又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它的“进取精神” 、“奋进意识” 实在让我们汗颜,但是另一方面,它的“劫掠思想”给我们带来无法愈合的伤痛。对这样的邻居,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小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亦绝不可无。

 

          让我感触颇深的另一点便是罗素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这使得我第一次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糟粕存在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高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亦要记得欣赏其精彩的一面。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历史上, 三教九流可以并行不悖, 没有出现过大的政治迫害运动。这全然不像西方天主教、基督教那样,将非本教徒视为异端,残酷迫害,斩尽杀绝。老庄的道家、韩非子的法家,延续几千年的儒学,由印度引进的佛教, 于本土产生的道教——还有后来衍生出的其他派别,我们的文化都很好地包容了它们。这在也是我们宽容博大的民族性格的反映,而这种文化特点,是我在阅读本书之前没有认识到的。

 

其次,是孔子 “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孔子确实是一个圣人。他的儒家思想是一种世俗的思想,但是,这里的世俗绝不是贬义的。儒家认为,人生来就是与外界相融合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对生活的指引。为此,孔子创立了一整的套伦理制度,来调解人与人的关系,并阐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即 “大同社会”。他的世界里,强调的是中庸持守,没有迫害,也没有西方教会所宣扬的“原罪” “救赎” 等。可见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温和,轻松的文化。

 

          最近凤凰网上兴起了关于 “信仰”的讨论,很多人将当今的道德沦陷问题归结于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是没有信教的传统,但是我们绝不缺少信仰,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到西方去寻求这样一些东西。我们没有西方所认为的那种字面意义上的信仰,但我们有着与 “信仰” 同样重要的道德标准——孔子所宣扬的行为准则。只是在当今,在金钱等物质利益的冲击下,很多人舍本逐末,抛弃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更没有人系统地为我们讲解。正因为没有认识到,所以我们便否定它的存在,就像小时候我们总以为别人的妈妈是最好的,但懂事后发现还是自己的妈妈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问题的出现归咎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先辈们留存下的优秀文化遗产绝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被断然否定。西方很多杰出人物都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号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不能“守着宝山喊穷”。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者深入民间,通俗传授,让它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而不只是空洞的口号。我们的德育美育工作更要从孩子做起,让良好行为规范从小养成,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以后再恶补, 因为这样这样无异于亡羊补牢。

 

          读一本书,若是能从中捕捉到一些信息,让自己廓然洞明,我便将它定义为好书。通过阅读 《中国问题》,一方面,我对日本的侵华历史有了一个更细致的了解,历史绝非仅仅像书上记载的那般淡定,它也有着我们所不知的惊魂动魄的细节。另一方面,它也让我借助“局外人”的眼睛,对自己耳闻目染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异于以往的了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若是你也想透过云雾缭绕,寻得“老师”去处,那么,就请你也翻开这本小册子,开始自己的体验之旅吧。

 

网站首页   |   创业团队   |    外校交流   |   关于素质班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2012 www.dxss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 @版权所有   邮箱:daxuejiyi2012@163.com 技术支持:武汉珞珈学子   鄂ICP备:12017616号